集体土地征收流程和注意事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集体土地拆迁征收是很多农民朋友都会遇到的情况。要想在征收中利益不受损害,首先要对征收程序有个基本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在维权时有据可依,本文将对集体土地征收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广大农民和土地使用者提供参考。
在我国,集体土地征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目前,对于流程的划分从五六步到二十多步均有,众说纷纭,本文将征收的主要步骤分为以下几步:
1.征地前期准备(1)明确征收目的: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规划要求,明确征收土地的具体用途。(2)征地范围确定:通过调查、测量等方式,确定征收土地的实际范围以及地上附着物情况。(3)征地方案制定:根据征地目的、范围等条件,制定征地方案,包括征地的具体内容、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
2.征地公告与听证(1)征地公告: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范围内发布征地通告,告知征地的目的、范围、补偿标准等内容,并告知被征收人享有的法定权利和申诉途径。(2)听证会:在征地公告后,征地单位应当组织听证会,听取被征收人的意见和建议,对听证结果进行记录并公示。
3.评估(1)选择评估机构:通过协商等方式选择征收评估机构。(2)预评估: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选出之后,可以要求评估机构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开展预评估工作,预评估还需要为制定征收补偿方案提供预评估单价作为参考。(3)公示: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管理办法的规定,初步评估报告出来之后,应当向被征收人公示,具体由作为实施单位的乡镇、街道办,或者开发区甚至是村委来负责办理。公示还需要安排负责评估的评估师现场做出解释说明。(4)送达评估报告:初步评估结果公示期满后,根据公示过程中对被征收人的异议以及复核还有鉴定结果,修正评估报告,形成了最终的评估报告和分户评估报告。
4.征地实施与补偿安置(1)征地实施:征地单位在取得相关批准后,按照征地方案进行实际操作,包括征用土地、拆除房屋等。(2)补偿安置:征地单位应当按照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对被征收人进行补偿和安置。补偿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房屋补偿费、搬迁补助费等;安置主要包括住房安置、就业安置等。
5.征地验收与交付(1)征地验收:征地单位在完成征地实施后,应当组织验收,确保征地达到预期效果。(2)土地交付:验收合格后,征地单位将土地交付给国家或者用于其他公共用途。
三、在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提醒。
1.充分了解法律法规:在参与集体土地征收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保留证据:在征地过程中,应当妥善保管与征地相关的证据,如土地权属证明、房屋权属证明、补偿协议等,以备后续维权之需。
3. 注意维权:在遇到不公平待遇时,应当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等。
4.注意发表个人意见:发表个人意见,要求听证是公民很重要的政治权利,尤其是在拆迁中,被征收拆迁人更应该着重行使权利。很多农民因为不知道或是不注重听证的权利,导致了利益收到了侵害。
5.签字登记环节时,在签字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一定要保证所登记造册的每一个字都与事实相符,切记不要出现“空白协议”的情况。
以上是农村集体土地的主要征收程序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各被拆迁农民有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