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要有正当理由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在我国行政执法过程中更是如此。比如酒驾的认定,当然是各地交警部门的任务之一。目前,尚未出现因证据不足导致酒驾被驳回起诉的案件。然而,认为,有些人根本不理解交警认定酒驾证据的法律依据。
一、交警认定醉驾的证据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酒驾是根据交警对酒驾司机的血液检测。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0-80毫克/100毫升,属于饮酒驾驶。而如果血液含量高于80mg/100mL,就是酒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第2款和第4款: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醉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酒驾是一种违法行为。要判断是否是酒驾,必须根据现场吹气检测血液中酒精含量的结果。证人证言或者当事人对醉酒驾驶的认定不能作为认定醉酒驾驶的重要依据。因此,取证主要集中在吹测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如果吹气测试结果达到20毫克/100毫升,低于80毫克/100毫升将被判定为醉酒驾驶。如果达到或超过80毫克/100毫升,就需要抽血检查。如果没有检测结果,就不能算是酒驾或者醉驾,交警部门也不会为酒驾或者醉驾而费心,主要是从交通事故中调查取证。
交通事故和逃逸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二是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交通安全事故,违反《刑法》规定,涉嫌交通事故,被给予刑事处罚。
二、醉驾要判刑吗?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留、罚款:
(一)追逐竞跑,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经营或者客运,严重超过额定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害公共安全的。
所有人和机动车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从重处罚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醉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此时,如果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mg/100ml,则为醉酒驾驶。
因此,只要机动车驾驶人体内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mg/100ml,在道路上行驶,就可以依法判刑。
事实上,交警认定的酒驾证据与醉驾证据是绝对不同的。我们都知道酒驾可以通过测量酒精测量值直接判定。但如果测量值涉嫌酒驾,交警认定的酒驾证据必须是验血单的结果。如果验血单与吹气吹出的数值不同,以我国医院出具的验血结果为准。有在线律师,如有疑问,欢迎咨询。
(编辑:张文华 北京大瀚律师事务所 律师咨询电话:15600006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