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8日,宁夏新闻广播FM106.1《司法行政 法律服务在身边》第62期节目,又如期和大家见面了,本期节目特别邀请到北京市盈科(银川)律师事务所刘青律师做客节目。
本期话题:创业者如何避免商标“陷阱”。

主持人:刘律师好,前几天银川人的朋友圈被一个人刷爆了,您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刘律师:您说的是李克强总理吧!
主持人:是的,李克强总理来银川了。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后,银川就掀起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激发了社会活力,释放了巨大创造力。但是在具体创业过程中,创业者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商标问题,刘律师,你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比较擅长,那今天您能否结合您的实践经验给广大听众介绍一下创业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商标呢?
刘律师:好的,如今的创业者确实非常多,有利用资本优势、技术优势的实力创业者,更多的是一些没有技术、资本优势的草根创业者。对于大多数创业者,尤其是初创者来讲,商标都是一个即熟悉又陌生的概念,总感觉自己懂,却又不太懂。然而,如果对商标不够重视的话可能正在走上危险的境地。首先和大家来介绍一下,什么是商标,商标是用来区别一个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和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的标记。简单说,就是能够将自己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分开的标记,可以是文字、图形、字母、颜色等等。
举个例子来说:
我今天从不同的店铺买了两块外形一模一样的面包,都是四四方方的,但是回到家吃了之后发现有一块特别好吃,如果这两块面包均没有任何标记的话,我可能无法分清这块好吃的面包是哪一家的,即使我能够分清它是哪一家的,那我下次吃的时候还得去这家店里购买,但如果面包上有一个商标,那消费者很容易分清面包的来源,而且一旦有了商标,面包可以不仅在一个店里销售,可以很快扩展到很多销售区域,消费者对不同销售地点销售的面包的认同感不会改变。而如果该面包没有商标,即使在其他销售点销售,消费者也很难有相同的认同感。
主持人:有网友问,企业在工商局进行了登记,工商局核准的企业名称也可以区分不同商品的提供者,是不是就不需要再注册商标了呢?除了你刚才说的,商标具有区别商品提供者的作用,商标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刘律师:企业名称和商标在保护的区域和作用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同。企业名称是区分市场主体的标记,商标是区分商品来源的标记,企业名称在行政区域内享有专用权,商标在全国享有专用权。在专用权方面,注册商标的专用权较大,在全国范围内商标权利人均可以禁止他人使用,企业名称一般只在行政区域内进行保护。注册商标因为具有易说、易写、易记的特点,在企业抢占市场的过程中,注册商标也有着企业名称不能相提并论的作用。商标除了上述作用外,还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这一点企业名称是不具有的,商标权利人可以将商标的使用权作为资产出资,同时企业所拥有的注册商标在融资、转让、上市、破产等过程中也作为企业有效的资产。
商标作为无形资产,其价值到底如何判断呢?一般来讲要看商标经营的时间,影响力,所处的市场状况,过去的表现,未来的发展能力等等,有个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
红寺堡产的葡萄酒在业界非常有名,但是红寺堡商标却在2008年被安徽商人抢先注册,宁夏的一家公司为了让红寺堡商标回家,经过多年的努力,2015年以188万的价格买回了红寺堡商标。这一个从未使用过的商标,价值188万,正式因为它未来的发展能力和空间所决定的。我们可以看到,注册商标在保护力度和价值方面都要明显优于企业名称,因此,我还是建议创业者在企业注册后,仍然要对自己的商标进行注册保护。
主持人:刚才刘律师谈到了商标的作用,可以说商标对于创业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刘律师,对于创业者来说,如何保护自己的商标,有哪些“陷阱”需要预防呢?
刘律师:我认为创业者在商标方面的风险,大概可以分为这么几类,不重视商标注册的“陷阱”,“过于重视”商标注册的“陷阱”,没有规划的商标注册“陷阱”,“黑代理”的“陷阱”,“傍名牌”的“陷阱”,怠于维权的“陷阱”。
首先,来看一下不重视商标注册的“陷阱”,这在初创者中普遍存在,初创者往往不重视自己的商标注册保护,找设计师给自己涉及一个美美的商标,却不去查询,也不去注册,就投入了使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侵权。
举个例子:
现在我们好多女士手机上都会安装一款软件——美柚,但是起初这款软件的名字并不叫“美柚”,而是叫“西柚”,“西柚”使用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西柚”早已被其他人注册,不得已之下,才将软件改为“美柚”,我们经常用到的“滴滴打车”,也是因为未查询商标注册情况,而从“嘀嘀打车”改为“滴滴打车”的。不重视商标注册,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商标在你所使用之前已经被人注册,或者在你使用后被人抢注,无论那种情况,对与创业者来首都是巨大的损失。
其次我们看一下“过于重视”的商标注册“陷阱”和没有规划的商标注册“陷阱”。这里我说的“过于重视”是加双引号的,有的创业者深知商标的重要性,为此,将商标进行全类保护,这是我所不赞成的。商标按照类别划分了45个类别,全类保护是什么概念,就是把45个类别全部注册,我们试想一下,你会将长城葡萄酒和长城润滑油进行混淆吗?全类注册不仅浪费了资金,还占用了社会资源,而且在不用的类别上,任何人都有提出撤销的权利。没有规划的商标注册“陷阱”也是一样的,有些创业者对于自己的行业没有规划,只就现有经营的类别进行注册,对于将来需要进行经营的类别没有预见性和前瞻性,创业者对于与自己经营的类别有关联的类别,应当进行保护性注册,比如肉类,与其关联的类别可能包括了活禽、未加工的肉类、加工的肉制品、以及餐饮服务、饮料、油脂等等。
主持人:刚才刘律师讲的三个“陷阱”都是创业者主观上对商标的重视程度以及对自身事业发展的前瞻性重视不足等方面所容易犯的错误。那么,除了自身的因素,有没有非自身因素的“陷阱”呢?
刘律师:我下面说的这个“陷阱”可以说是非自身主观因素引起的,那就是“黑代理”的“陷阱”。现在市场上有一些代理公司,在代理商标注册过程中,只为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作出一些损害创业者的事情,比如我刚才谈到的全类注册,还有谎称自己是商标局下属单位,在商标注册证下发后打电话让客户交公告费的,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但这些代理公司的行为最多让创业者损失一些钱,并无大碍,有一些黑代理就需要警惕,他们利用创业者对商标知识不了解,将商标注册变成了版权登记,遇到这样的代理公司,不仅损失了钱,更主要的有可能会丧失占领市场的先机,危害非常大。
主持人:这些黑心的代理公司可真是可恶啊,刘律师,刚才你说过创业者要避免六个陷阱,那剩下的两个是什么呢?
刘律师:剩下的两个是违法和维权应当注意的事项。首先说一下“傍名牌”的陷阱,这类创业者在创业之时根本没有想着创立自己的品牌,而是想利用别人品牌的优势快速发展,在给自己企业名称起名时故意使用与他人知名品牌相同或近似的名称,让消费者误认为与知名品牌存在某种联系,从而达到快速发展的目的。殊不知这种“傍名牌”“搭便车”的行为,已经侵犯了别人的商标专用权,迟早要承担法律责任,实属自己给自己挖坑。我去年代理的永和豆浆案件便是此类,最终不仅停止使用“永和豆浆”字样,还需要赔偿权利人的损失,得不偿失。在此也奉劝这类创业者,赶快停手,发展自己的品牌才是正道。
最后说一下怠于维权的法律风险。有些创业者积极注册商标后,对于市场上出现的相同或近似商标的侵权问题却置之不理,殊不知这也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商标之所以享有专用权,是因为它具有显著性,也就是它可以却区别不同的商品来源者,如果大家都在同一个商品上使用同一个商标,那么久而久之,这个商标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显著性,变成通用名称。
这方面例子也很多,优盘的发明人推出这个移动储存器之后,优盘是作为商标来使用的,之后,市场不断有人推出类似的移动储存器,并都将其成为优盘,而商标所有人也一直未提出异议,最终优盘变成了通用名称,不能再作为商标来使用。jeep汽车也遇到类似的问题,jeep本来是一个汽车品牌的商标,但在中国推出越野车后,因为中国只有jeep一家公司推出越野车,中国的老百姓也将越野车叫成jeep车,jeep就成了越野车的代名词,失去了它的显著性,一直未能进行商标注册,jeep公司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在后期的使用和宣传过程中,强调jeep是商标的地位,经过多年的使用,已经市场上越野车种类越来越多,jeep作为商标的显著性又变得越来越强,才又被核准注册为商标。
主持人:通过刘律师的介绍,我们知道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稍不留意就要陷入商标的各种“陷阱”之中,那么刘律师,创业者该如何才能避免陷入这些“陷阱”呢?
刘律师:通过分析了各式各样的“陷阱”,我想各位听众也大概可以有了自己的规避风险的想法,首先,我们创业者自身需要对商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重视商标,但不要过于重视商标。其次,有关商标业务应当找一个靠谱的商标代理机构,一个靠谱的代理机构会让创业者解决很多商标问题,也能避免创业者损失。再次,合法经营是我们创业者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当然,如果实在无法把握以上几点注意事项,找一个专业的律师就可以解决上面的所有问题。
主持人:刘律师,刚才你谈到了“傍名牌”的法律风险,如果普通消费者遇到“傍名牌”的情况,误将“傍名牌”的产品,当成名牌产品进行了购买,消费者发现后,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刘律师:“傍名牌”行为,相对于名牌产品的权利人来讲,属于侵害商标权或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就属于欺诈行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销售伪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等行为均构成欺诈行为。消费者在遇到欺诈销售行为时,不仅可以要求销售者退货,还可以要求承担商品价格三倍的赔偿,销售的是食品的,可以要求承担商品价格十倍的赔偿。
主持人:好的,感谢刘律师做客今天的节目。今天的《司法行政 法律服务在身边》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律师简介:
刘青律师,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宁夏区域法制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会理事、石嘴山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律专家库专家、银川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副主任、宁夏律师协会投诉受理中心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员。 多次受邀参加宁夏广播电台“与法同行”、 银川电视台生活频道“律师维权”栏目,现就职于北京市盈科(银川)律师事务所。
常年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物价局、宁夏嘉宁兴安消防技术有限公司、银川磐能安全技术设备有限公司、宁夏苗蕊监理有限公司,宁夏佰仕德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宁夏统味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
近年来为北京网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东中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激动网络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网络信息传播权维权提供法律服务。参与了宁夏知名广播喜剧“的哥哈喜喜”商标侵权案、办理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汤瓶八珍”商标权纠纷、驰名商标“红双喜”、“小天鹅”等商标侵权纠纷案件,并与“美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小米”、“腾讯”、“先科”、“熊出没”等驰名商标厂家展开深度合作。
代理的小米科技有限公司诉东方通信有限公司商标权侵权纠纷案件被评为中国法院2016年知识产权50件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