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卫刑辩 || 毛洪涛:刑事辩护的“五化标准”与“五个穷尽”
2025-04-12
0
?编者按
?
近日,“刑辩十人谈”推出《十人专访》栏目,近距离展现刑辩大律师风采。该栏目最近专访了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管委会主任毛洪涛律师,现将该专访原文转发,供读者学习借鉴。
01
律师有很多业务方向,您是如何选择刑事辩护这条道路的?
我从1997年开始从事律师工作,刚入行师从一名刑事办案经验丰富的律师实习,这位老师就是栾少湖律师。我参与办理的第一起案件,是某地级市当年十大贪污贿赂案件之一的受贿案件,从中我学到很多、感受很多。难忘的一件事是我们在会见犯罪嫌疑人时,发现其有严重的糖尿病,被羁押以后没有及时得到救治,已出现酮症。当时该人走路的时候需要扶着,因为已出现了一些昏迷性反应。我们针对该情况马上向办案机关发出律师意见书为其申请变更强制措施,要求尽快对其给予救治,并向有关主管部门进行反映、呼吁。办案机关最终采纳了我们的律师意见,对这位犯罪嫌疑人变更为取保候审强制措施,让他及时得到了救治。这场办案经历对我触动很大,我深深地意识到,律师不仅要办好案,更要行使权利保障当事人的人身权利等合法权益,通过律师的努力可以实现。1997年《中国律师》杂志针对这起案件进行专访,发表的文章标题为《一封律师意见书救了犯罪嫌疑人一条命》,这起案件对我后期专业方向选择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我坚定以刑事辩护为主要业务方向。迄今我已经执业25年,回顾和总结自己的业绩,累计有五起案件法院判决无罪,其中包括我刚才说的这起案件,这起案件先是对犯罪嫌疑人予以取保候审,后来又被法院判决无罪,尽管这是副省级城市当年十大贪污贿赂案件之一;另外我承办的案件中,还有十四起案件在被逮捕后检察机关最终做出不起诉决定;十一起案件侦查机关在移送审查起诉以后又撤回并撤销案件。现在回首1997年入行参与的那起案件对我的职业生涯、职业方向的选择影响是很大的。
?
02
您刚刚提到许多成功的案件,有的案件可能办案周期长达几年。在办理这些周期长、结果又无法确定的案件时,您有什么独特的感受与经验吗?
案件周期长的案件一般都是重大疑难、争议较大的案件,甚至各办案机关之间都存在不同的认识。办理这类案件,我主要有以下心得体会:
第一,有效辩护。我的团队坚持“五化、五穷尽”的办案标准, “五化”是专业化、团队化、规范化、可视化、精品化;“五个穷尽”是指背景穷尽、证据分析和调查穷尽、案例检索穷尽、法律规定穷尽、理论穷尽。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才能真正做到有效辩护。
第二,全程辩护。从案件的侦查到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一审二审、包括中间过程的每次退回补充侦查等等,每一个环节律师必须盯紧,要针对可能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辩护观点。
第三,全方位辩护。这种疑难复杂案件可能有很多的案外因素,律师应认真思考如何减少案外因素对相关司法机关的影响,要认真做好全方位辩护的准备。我们团队曾经办理一起东北某省某地级市的人大代表被东北另外一个省的公安机关提请人大罢免其人大代表资格并且将其跨省刑事拘留的案件。我们在其被刑事拘留后第三天介入,经过了解发现这起案件确实存在案外因素影响。我们第一时间向办案机关提出专业律师意见,积极沟通,首先做到有效辩护和全程辩护,同时将重点放在如何减少案外因素干扰。最终这个案件获得成功,37天后检察机关没有对其批准逮捕,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之后,我们仍继续与各办案机关保持密切沟通,紧密跟进,依事依法提出多次律师意见,终于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检察机关对该名人大代表作出了绝对不起诉决定。他的企业得以保全,企业家的名誉得以恢复。
这是有效辩护、全程辩护、全方位辩护的典型案例。对于这种案件,第一,律师在全部过程中一定要调整好心态,这种案件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可能会充满曲折和波折,律师对困难要有充分认识。第二,要与委托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持密切沟通,要感同身受。因为他们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周期越长,他们的压力越大,有的是来自家庭,有的是来自他所在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律师一定要充分地和他们沟通,疏导他们的压力。第三,在充分认识基础上,要持之以恒,驰而不息,最终才有可能久久为功,当然最终也要做好“结果不及预期”的准备,有些现实我们也要面对。
?
03
您在法律援助领域也卓有建树,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时您有什么感受与经验?在《法律援助法》实施的背景之下,您如何看待刑辩律师办业务与法律援助之间的关系?
2010年7月到2011年7月期间,我作为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参加了“1+1”法律援助志愿者活动,在贵州安顺市普定县从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当时普定县没有一位律师,我在当地协助开展律师工作收获非常大。我针对同一时期在贵州的法律援助志愿者分散在各个县各自为战的现状,提出大家相互配合、团结,组成团队共同做好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的模式,后来这种模式被司法部命名为法律援助“贵州模式”。通过这次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我也获得了一些荣誉,所以我对法律援助感情很深。法律援助是律师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律师要积极提供法律援助,办理中不能因为只考虑收益而与委托人自行委托的案件有所区别,接受指定或委托就必须认认真真办理,自己经手的每个案件不要留遗憾。我曾经办理过一起法律援助案件,被告人因为故意杀人、侮辱尸体一审被判处死刑,我在二审阶段为他提供法律援助。我到案发现场认认真真进行勘验,后来我对这个案件提出很多项疑问,我很欣慰的是二审法院充分考虑了我提出的疑问,二审对这位被告人改判为死缓。所以我想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一定不要因为收益而改变案件质量。另一方面,青年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会极大历练、提升执业水平和执业能力。当然前提是认真地办好每一起案件,也会提升执业自信。因此我建议青年律师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时候必须要认真,要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
?
04
东卫律师事务所在办理刑事交叉的业务时是如何进行团队协作的呢?
我在近几年执业实践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法律事务,我之所以称为“法律事务”而不称为“案件”,是因为这种法律事务是多种法律关系的集合,可能需要包括但不限于民事、刑事、行政等多种程序相互配合才能解决好,所以现在的一种业务类型称为“争议解决业务”。这实际等于市场、客户端对律师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的律师队伍,有的律师有自己的专业,从单独个体来讲挺好,但是单个专业的律师很难给客户这种多种法律关系交织事务提供满意的法律服务,只有专业化基础上的团队协同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才能真正称为精品化法律服务。为了适应这种复杂疑难争议解决的业务需求,我们团队现在已经不单单做刑事辩护业务,而是融入刑事控告、刑事合规、包括环保、证券、金融、公司法、网络计算机等等多个业务板块的专业律师,根据客户的需求匹配最合适的律师组成团队来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专业法律服务,做好这种重大疑难争议解决业务。我想这不应单单是东卫所的一种做法,也应是律师行业内部的一种发展趋势。
?
05
请您为有志于从事刑事辩护事业的青年律师说一句赠言?
我把2013年11月接受《中国律师》杂志社专访时的一句话送给青年律师,这也是我个人的执业信条,即:我们要时刻牢记做一名专业、敬业、不谄媚、不哗众取宠、有良知的律师。
?
06
律师简介
毛洪涛
北京东卫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管委会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委员会委员。
2011年荣获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全国优秀律师”荣誉称号。毛洪涛律师以擅长办理各类疑难法律事务著称,承办了许多有重大影响的经济犯罪案件与走私犯罪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