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产品

经营状况不好可以裁员吗?裁员的程序是什么?

2025-02-11 0

1。生意不好可以裁员吗

所谓经济性裁员,是指用人单位濒临破产、依法进行重组或者生产经营处于停业状态期间,为改善生产经营条件而解雇大量员工的行为。条件遇到严重困难。经济性裁员是用人单位克服经营困难的内在需要和普遍做法,是法律允许的。但裁员也涉及下岗职工的合法权益。为了平衡用人单位与下岗职工的权益,法律对用人单位裁员作出了一定的适度限制。我国经济性裁员的条件是:用人单位濒临破产,正在进行合法重组,或者生产经营条件出现严重困难,确实需要裁员的情况。不符合裁员条件的,工会或全体职工和劳动行政部门将驳回裁员程序;符合裁员条件但不符合裁员程序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撤销裁员决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经济性裁员的范围包括两个方面:

(1)用人单位濒临破产,正在进行法定重整,需要裁员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规定,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损失,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可以依法宣告破产。对濒临破产的行业,允许一定期限(不超过两年)的整顿。这些企业如果裁员,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条件遇到严重困难,确需裁员的。用人单位生产经营随时可能出现严重困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能依靠自身力量来克服上述困难,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裁员。因此,裁员对于雇主来说势在必行。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改造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的,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员工。

(四)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条件发生其他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2。裁员的程序是什么

《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第四条规定,我国经济性裁员的程序是:

(1)提前30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提供生产经营情况;

(2)提出裁员方案;

(三)征求工会或全体职工对裁员方案的意见,并修改完善方案;

(四)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员方案和工会或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

(五)用人单位应当正式公布裁员计划,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支付经济补偿,并开具裁减人员证明证书。

To Top